首頁 > 業(yè)界

擺脫亦步亦趨 華為打入5G核心標準

時間:2016-11-21 10:06:44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 第一財經

美國時間11月17日凌晨,在3GPPRAN187次會議關于5G短碼方案討論中,中國華為推薦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獲得認可,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

3GPP組織全稱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成立于1998年,最初目標是制定通用全球的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以實現由2G網絡到3G網絡的平滑過渡。成員組織主要為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以及法國、美國等歐美地區(qū)國家等通信方面權威機構。經過多年發(fā)展,在通信業(yè)界的影響覆蓋到4G、5G技術標準制定。RAN是3GPP組織中的分支小組,主要針對無線接入網技術標準討論,3GPP其他小組還包括對GERAN(GSM/EDGE無線接入網)、SA(服務于系統方面)、CT(核心接口與終端)。

在此之前,美國高通所提出的LDPG確定為5G中長碼編碼解決方案。此次短碼決定Polar碼解決方案讓法國主推的Turbo2.0則再次失落5G方案規(guī)則。

雖然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擺脫3G、4G時代亦步亦趨的技術形式,在5G規(guī)則制定上擁有更多話語權,但這并不代表華為已經可以左右5G技術發(fā)展,更不代表華為技術已經碾壓高通。

1479694155679557.png

打入核心標準

“一流公司做標準,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制造。”通信技術標準制定一直是業(yè)內具有研發(fā)實力企業(yè)必爭之地。

此次華為Polar碼的競爭對手包括美國高通為主導的LDPC編碼以及法國主導的Turbo2.0編碼。而這兩個陣營所代表的是此前在3G、4G技術的主導力量。

第三代通信技術包括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三種標準。其中前兩者占據最大市場,歐美以及日本為主要技術主導國。無論是3G還是4G技術,高通在標準制定上一直處于主導地位。

“這次是以華為為首的中國廠家推薦的方案第一次獲得編碼級別標準認定,代表華為地位獲得國際認可,”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G時代華為跟著跑,3G時代能夠看到,4G時代參與一部分,到了5G成為重要組成部分?!?/span>

事實上,華為在5G技術上的布局很早就開始。2009年,華為展開了相關技術的早期研究,并在之后的幾年里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機基站。2013年11月6日華為宣布將在2018年前投資6億美元對5G的技術進行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并預計在2020年用戶會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動網絡。

在此次會議中,對于短碼標準選擇上,具有競爭資格的三家企業(yè)是來自美國的LDPC方案,法國的Turbo2.0方案,以及中國華為推薦的Polarcode方案。LDPC方案為麻省理工學院RobertGallager于1962年提出,Polar為土耳其畢爾肯大學ErdalArikan教授在2008年提出。最終,支持華為公司提案的公司達到了59個,Polarcode最終成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編碼方案。

根據記者了解,此次Polar解決方案中興等中國公司也有參與其中。據內部人士介紹,此次中興對于Polar方案亦有較深入的研究與貢獻。

在此之前,中國技術一直尋求在全球通信網絡標準制定中的突破。在3G、4G中所出現的TD-SCDMA和TD-LTE中,都不乏中國通信技術身影。但是其中的核心長碼編碼Turbo碼和短碼咬尾卷積碼領域,中國技術介入較少。

道阻且長

11月15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國際電信聯盟(ITU)2016年世界電信展”上,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透露5G標準將在2019年發(fā)布,中國5G商用將在2020年開展。

雖然華為拿下了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但這并不意味著華為就能完全碾壓高通,也并不能說明中國在通信技術領域已經超過美國,事實上,在推行5G技術上,華為以及國內企業(y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次華為所拿下的eMBB不過是5G應用的其中一個場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定義了5G三大場景:eMBB、mMTC和URLLC。其中,eMBB對應的是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yè)務,mMTC對應的是大規(guī)模物聯網業(yè)務,而URLLC對應的是如無人駕駛、工業(yè)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yè)務。較之3G、4G只有語音和數據業(yè)務,5G應用場景更多所涉及業(yè)務范圍也更廣。

在eMBB之后,后續(xù)還將決定URLLC場景下的信道編碼方案,最后再決定mMTC場景。

對于物聯網信道連接上,中興提出了MUSA多址接入技術或許也將在明年進行討論。

而在核心的5GeMBB場景上,Polar為信令信道編碼方案,LDPC碼為數據信道編碼方案,兩者平分秋色。

“這兩個協議談不上非此即彼,可以同時存在,只是應用場合不一樣。中國廠家確實第一次進入核心標準,但是核心標準有很多方案、領域,單項勝利并不能說明中國通信技術已經超越美國。”王艷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道。

對于兩種技術而言,現在談優(yōu)劣為時過早。無論是高通還是華為,下一步應該是對基于自身技術的產品開發(fā),爭取更大的市場。

“規(guī)則提出需要實現,這考驗企業(yè)對于高端通信技術的這種理解與相應的研發(fā)能力?!蓖ㄐ判袠I(yè)人士孫燕飚說道。

曾經,高通公司在其擁有的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組合的國內市場份額為100%;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終端基帶芯片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50%,具有了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

盡管華為力推的Polar編碼已經獲得肯定,但是在5G時代到來之前,高通所掌握的3G、4G核心技術依然在市場發(fā)揮重要作用?!?從運營商角度出發(fā))做5G的同時也不可能放棄4G、3G,這樣還是用了高通專利?!蓖跗G輝說道。

目前,在4G核心專利數量上,美國依然領先于中國。而國內企業(yè)也出現趕超勢頭。未來5G技術將覆蓋更多領域,而在這些領域的布局上,中美之間差距在縮小。

11月14日,工信部發(fā)布《關于組織“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7年度課題申報的通知》,5G研發(fā)作為其中重點項目列入。根據計劃,2017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中的5G研發(fā)項目,總數達到24個。未來,在5G核心技術上,中國將發(fā)出更多聲音。


智能界(m.jwnfls.cn)中國智能科技聚合推薦平臺,秉承“引領未來智能生活”的理念,專注報道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醫(yī)療、機器人、3D打印、智能汽車、VR/AR/MR/、人工智能等諸多科技前沿領域。關注智能創(chuàng)新對人的生活方式、價值的改變,致力傳播放大這部分聲量。聚合品牌宣傳、代理招商、產品評測、原創(chuàng)視頻、fm電臺與試用眾測,深入智能科技行業(yè),全平臺多維度為用戶及廠商提供服務,致力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智能科技聚合推薦平臺。

智能界【微信公眾號ID:znjchina】【新浪/騰訊微博:@智能界】


評論列表(已有條評論)

最新評論

智能界

智能界(m.jwnfls.cn)

中國智能科技聚合推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