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 社區(qū) > [!--htlm--] > 帖子詳情頁

挖礦必備神器,完全顛覆你的傳統(tǒng)認知

[!--htlm--] ·2018-01-16 16:26:58

區(qū)塊鏈的興起,帶動了傳統(tǒng)路由的變革,各種挖礦神器應景而生;掀起熱潮的不單單是挖礦設備,也在不經意間拉升了對移動存儲設備的需求,最為常見的就是移動硬盤盒。這種遠在IDE時代就出現的設備大家并不陌生,雖經多年的演變,外形和功能卻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這款移動硬盤盒,不僅外形顛覆你的傳統(tǒng)認知,其優(yōu)良的散熱及穩(wěn)定性能更是挖礦必備神器。話不多說,簡單的從包裝看起。

DSC_0031.JPG

包裝從來都不是重點,這款ORICO DIY移動硬盤盒封面的產品渲染圖卻讓人心生疑惑:柵欄、鋁面板、緊固螺絲,如此復雜?

DSC_0032.JPG

背面的爆炸圖示讓理工男們多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是一款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移動硬盤盒。

DSC_0033.JPG

不出所料,包裝內部并沒有我們通常見到的移動硬盤盒“成品”,映入眼簾的是“一疊零件”。

DSC_0034.JPG

這是盒內的所有“零件”,包括面板底板各一、六片隔板、主控制器總成、硬盤硅膠套各一、定位柱、定位環(huán)、緊固螺絲若干,以及螺絲刀、外接電源等。面對這一堆“零件”,不善動手的朋友能組裝起來嗎?

DSC_0035.JPG

實際嘗試之后,組裝不單沒有難度,而且過程很有意思。首先將其中一片鋁板上緊四個定位柱。

DSC_0036.JPG

隨后在四個定位柱各套上一個定位環(huán),將主控總成放入圖示位置,并裝上一片隔板,用兩枚螺絲緊固主控總成和第一塊隔板。

DSC_0038.JPG

在進一步安裝前細看一下主控板,ORICO DIY移動硬盤盒采用的是VIA的VL716-Q4主控,來自威鋒電子的 USB 3.1 Gen 2轉SATA橋接芯片,這是一款獲得USB-IF協(xié)會USB-C產品認證的芯片,同時支持UASP傳輸協(xié)議,理論速率可達到10Gbps。

DSC_0039.JPG

將3.5寸硬盤兩端套上硅膠防震套后置入硬盤盒,繼續(xù)下一步的安裝。

DSC_0040.JPG

其實在完成第一步后,后續(xù)的安裝沒有絲毫的難度,只需按照“加定位環(huán)->裝隔板”的順序重復操作,直至所有隔板安裝完畢。

DSC_0041.JPG

最后,緊固面板的四枚螺釘,完成整個移動硬盤的安裝。

DSC_0042.JPG

全鋁柵欄的外觀和設計與傳統(tǒng)移動硬盤盒迥然不同,通透、鋁材料的運用,讓這款移動硬盤盒具備良好的通風和散熱性能,尤其適合礦機外掛這類需要長期運行的場景使用。

DSC_0043.JPG

數據接口采用了目前最為流行的Type-C,支持雙面盲插,便捷性遠勝USB-A型和B型接口。

DSC_0044.JPG

從用戶層面考量,產品配備了A-C和C-C兩種數據線,既能滿足新款C口設備亦能兼容傳統(tǒng)A口。

DSC_0045_1.JPG

DSC_0046.JPG

方正剛毅的造型可立可臥,鋁鎂合金帶來的金屬質感科技范十足。

DSC_0041_副本副本.jpg

最后娛樂跑下分,測試的是筆者的一款老硬盤,拖慢速度的明顯是硬盤本身,而移動硬盤盒的性能已經具備了目前USB3.1 Gen2的最高標準。

看膩了千篇一律的移動硬盤盒,這款ORICO的設計新穎且具顛覆性,在追求外觀另類的同時,設計及用材帶來了比普通硬盤盒更佳的通風和散熱性能,從而可以適用于需要長時間不間斷使用的場所(例如挖礦)。雖然價格稍高,但是DIY帶來的樂趣、超酷Geeker風以及出眾的散熱和穩(wěn)定性能,也確實足夠吸引人。


評論列表(已有條評論)

最新評論